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作家”身份之外的苏珊·桑塔格



我认为,作家就是那个对“万事万物”饶有兴趣的人。——苏珊·桑塔格(1933—2004)


苏珊·桑塔格

亨利·卡蒂埃-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拍摄于1972 年。


苏珊·桑塔格,摄影评论界不可绕过的一个名字,其作品之一《论摄影》,出版于1977年,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者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


作为一名批评家、写日记的高手、电影创作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她的人生似乎契合了“作家”这一身份最理想的状态。她的写作体裁广泛,实属罕见,而且写作涉及的话题不一而足,令人惊叹——包括文学、舞蹈、电影、绘画、癌症、艾滋病以及对战争报道的伦理探讨。代表作品包括:《恩人》《火山情人》《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等。很少有人以这样的方式捕捉到了20 世纪社会的脉动。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


今天将要介绍的这本《苏珊·桑塔格传》则对其独特的生活和作品进行了审视。全书包含八个章节。分别是:


Ⅰ 涉世之初(1933—1950)

Ⅱ 婚姻手记(1951—1958)

Ⅲ 纽约! 纽约!(1959—1965)

Ⅳ 激进意志的风格(1966—1968)

Ⅴ 置身于柏拉图的洞穴(1968—1975)

Ⅵ 疾患的王国(1975—1988)

Ⅶ 再次出发(1988—2000)

Ⅷ 他人的痛苦(2000—2004)


作者:[英] 杰罗姆·博伊德·蒙塞尔

译者:张昌宏

版次:2018 年12 月第1 版

定价:69.00 元


本书作者杰罗姆·博伊德·蒙塞尔(Jerome Boyd Maunsell),不仅追溯了桑塔格走过的学术生涯:从芝加哥大学到牛津大学、索邦神学院以及哈佛大学,而且探索了她的私人生活:她与菲利普·里夫短暂的婚姻(她17岁成婚)、儿子大卫的出生,以及后来她与诸位女士的情感纠葛。


此外,作者还对20 世纪60 年代桑塔格在纽约的文艺生活进行了深入探究,追踪了她访问河内、古巴和中国的行程细节,考察了20 世纪70 年代她在瑞典和法国创作的作品,正是在这一时期桑塔格转向了电影创作。随后,本书详细讨论了桑塔格在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奇迹般的重生:历经70 年代罹患癌症的磨难后,她在小说创作和文艺批评方面迸发出新的活力。这部传记将桑塔格的文艺成就和私人生活融为一体,呈现给读者一幅兼具私人生活的公众人物画像。


借助于桑塔格的日记所提供的广泛素材,《苏珊·桑塔格传》也以前所未有的精准再现了桑塔格在爱情、婚姻、为人母和从事写作诸多方面的人生挣扎,让我们看到了“作家”身份之外的桑塔格。对于任何关注文学史或文化史的人而言,这本书从本质上是对这位在文艺创作和评论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展开的重新评估。


桑塔格在塞维利亚,拍摄于1958 年。


安迪·沃霍尔的系列影片《试镜》中桑塔格的剧照,1964 年。


桑塔格和儿子大卫在家里,拍摄于1967 年。


1971 年的桑塔格。


桑塔格,索菲·巴苏尔(Sophie Bassouls)拍摄于1983 年。


内文试读



作者简介


杰罗姆·博伊德·蒙塞尔,作家兼评论家,常驻伦敦,著有《人生肖像:现代派小说家与自我刻画》(Portraits from Life: Modernist Novelists and Autobiography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8),他的诸多文章发表在《弗里兹》(Frieze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等刊物上。


在《苏珊·桑塔格传》的开篇,作者写道:“文学一直是她(苏珊·桑塔格)的最爱。但是,她却没能为自己写一本传记,完整地讲述她的一生。”对于桑塔格本人而言,这或许是一个遗憾,我们却可以从这篇传记中,捕捉她人生中若干个阴暗、闪光的瞬间。


除特殊说明外,文中图片均来自《苏珊·桑塔格传》



识别下方二维码购书

往期推荐


| 新书 |



| 影集 |



| 对话 |



| 话题 | 



| 影史 |



| 热点 | 




中国摄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阅读与生活

微信ID:cpphphoto

电话:010-65220965

编辑:许瀚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